戴伟民: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副理事长;芯原股份创始人、董事长兼总裁
【精彩观点】国产替代风景好,但未来5年是发展关键,做国产替代的一定要让产品走量。目前投资寒冬也利于去伪存真。 |
|
董业民: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
【精彩观点】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,有效市场做的好,但半导体还要向长三角学习,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才可以推动半导体产业大发展。 |
|
魏少军: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
【精彩观点】内忧外患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,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兴衰成败,不因某些人、某些事件中 断,在过去的很多年当中,这个行业是靠全体企业家、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奋斗,才获得今天的成绩,在未来我们还会碰到很多困难,但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。 |
|
陈潮晖:松山湖管委会总经济师
【精彩观点】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伴随松山湖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,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,松山湖也完成了集成电路产业从0到1的突破,园区已经集聚了一批比较优秀的集成电路企业。 |
∎ 震撼!10颗本土汽车芯集体亮相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!(电子创新网)
∎ 有效市场+有为政府才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健康发展(电子创新网)
∎ 对标高通8155 ,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获车企采用(电子创新网)
∎ 打破国外垄断,大普通信推出车规级高精度RTC产品INS5A8900 & INS5A8804(电子创新网)
∎ 对标NXP,苏州云途高端车规MCU获大厂采用(电子创新网)
∎ 广东电子信息产业连续30年全国第一,为何集成电路产业还做不过一个无锡?(电子创新网)
∎ 戴伟民:中国半导体产业将迎来国产替代的关键5年(爱集微)
∎ 董业民:半导体产业需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推动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“龍鷹一号”,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跃昉科技NB2,面向智慧交通RSU的RISC-V芯片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华山二号A1000,黑芝麻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泰矽微TCAE31,双模优势下的车规3D Touch芯片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MSTR003,迈矽科77G雷达芯片亮相(爱集微)
∎ 松山湖十大IC推介|琻捷电子打造首颗国产新能源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(爱集微)
∎ 大普通信超高精度RTC芯片助力自动驾驶突破创新(爱集微)
∎ 对标NXP,云途半导体推出高端32位车规MCU(爱集微)
∎ 杰发科技AC8025,高性能、高可靠性的完整座舱方案(爱集微)
∎ 魏少军:中国半导体“外忧内患”,但发展不会因某些人和事中断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黑芝麻智能:首颗国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华山二号A1000,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芯擎科技: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跃昉科技:面向智慧交通RSU的RISC-V架构应用处理器NB2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戴伟民:半导体下行,但中国关键5年替代期“风景这边独好”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杰发科技:高性能高可靠性智能座舱域控芯片AC8025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云途半导体:国内首款量产Arm Cortex-M33高端32位车规级MCU YTM32B1ME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泰矽微:车规级智能触控系列芯片TCAExx-QDA2及解决方案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迈矽科:定向800米/1200米@0.1度角精度的77G雷达芯片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国家实施“广东强芯”工程,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芯炽科技:冲破瓦森纳封锁,面向激光雷达的低功耗/高性能CMOS ADC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琻捷电子:首颗国产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,争取5分钟黄金逃生时间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大普通信:国货RTC之光,打破车规级超高精度RTC海外垄断(电子工程专辑)
∎ 黑芝麻智能:核心IP自研且符合ASILD规范的自动驾驶计算芯片(探索科技)
∎ 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召开,前11届推荐产品量产率92%,推荐公司上市率25.4%(探索科技)
∎ 比拼高通8155,芯擎科技推首款国产车规级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(探索科技)
∎ 跃昉科技:瞄准工业物联网应用的首款全光罩流片RISC-V架构高端应用处理器(探索科技)
∎ 杰发科技 :打造高性能、高可靠性完整座舱解决方案(探索科技)
∎ 云途半导体:32位车规MCU如何实现“表里如一”(探索科技)
∎ 迈矽科:全天候精准感知能力让毫米波雷达在智慧交通中大放异彩(探索科技)
∎ 芯炽科技:高性能模数转换器国产替代需求非常迫切(探索科技)
∎ 琻捷电子: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如何带来5分钟逃生时间(探索科技)
∎ 大普通信:车规级超高精度时钟芯片在自动驾驶与车载通信等领域至关重要(探索科技)
∎ 泰矽微电子:车规3D Touch芯片在智能表面和智能触控场景中大有市场(探索科技)
∎ #第十二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# 开幕(响指观察)
∎ 从芯片到系统,中国自动驾驶汽车的机遇和产业化之路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首颗国产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 提前预警电池包起火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即将量产的高性能、高可靠性智能座舱处理器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国内首个量产车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芯片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送样超100家车企 高端32位车规MCU对标NXP SC24K14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面向智慧交通-RSU的RISC-V架构应用处理器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 对标高通8155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面向激光雷达的低功耗、高性能ADC 实现国产替代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车规级智能触控芯片实现智能汽车人机界面(响指观察)
∎ 国产车芯 | 高性能77G毫米波雷达芯片适用于智慧交通和自动驾驶(响指观察)
∎ 性能超越高通骁龙8155!首款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“龍鷹一号”年底量产,吉利新车将直接采用!(芯智讯)
∎ 17年潜心研发,持续打破国外垄断!大普通信再推两款车规级超高精度RTC芯片(芯智讯)
∎ 迈矽科推出高性能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,尚未量产就已获数万颗订单(芯智讯)
∎ 广东省信息厅总工程师董业民:我们也需要有可以卡别人脖子的能力(芯智讯)
∎ 云途半导体第二款高端32位车规级MCU量产!首款车规级MCU已获华为、上汽采用(芯智讯)
∎ 杰发科技:全球智能座舱SoC渗透率三年后超50%,AC8025将助一臂之力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云途半导体:基于Arm Cortex-M33的高端车规MCU,对标NXP域控制器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泰矽微:车规3D Touch芯片和解决方案助力汽车智能化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迈矽科:第二代高性能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推动国产化替代方案快速落地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芯炽科技:推出面向激光雷达的CMOS模数转换器,冲击国内模拟高端市场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琻捷电子: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保驾护航的国产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大普通信:车规级RTC芯片助力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化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跃昉科技:推出面向智慧交通- RSU的RISC-V架构应用处理器NB2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对标骁龙8155,芯擎科技推出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华山2号A1000系列:高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(电子发烧友网)
∎ 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:未来三年是芯片投资的好时候(21世纪经济报道)
∎ 大普通信车规级RTC芯片+本地惯导,复杂场景下可实现亚米级定位(与非网)
∎ 对标NXP S32K14x系列,云途32位车规MCU YTM32B1ME需求强(与非网)
∎ 汽车人机交互,“压感+电容”双模3D Touch SoC方案独具优势(与非网)
∎ 采用RISC-V架构,跃昉科技NB2-RSU方案在智慧交通中大有可为(与非网)
∎ 7nm工艺,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年内部署到吉利新车(与非网)
∎ 采用RISC-V架构,跃昉科技NB2-RSU方案在智慧交通中大有可为(与非网)
∎ 7nm工艺,国产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年内部署到吉利新车(与非网)
∎ 第十二届松山湖论坛开幕:过去推介的芯片92%实现量产,企业上市率达25.4%(与非网)
∎ 从2022年“松山湖论坛”管窥国产汽车芯片的新创势力(电子技术设计)
∎ 滑板底盘?电动汽车的底盘之争哪股势力会胜出?(电子技术设计)
∎ 芯擎推出首款国产7nm智能座舱芯片“龙鹰一号”(问芯Voice)
∎ 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定位需求,广东大普通信提出RTC芯片(问芯Voice)
∎ 杰发科技力推智能座舱SoC,看好该领域渗透率达50%以上(问芯Voice)
∎ “中国芯”赋能智慧出行 第十二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举行(东莞广播电视台)
∎ 【视频】“中国芯”赋能智慧出行!第十二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成功举行(创新松山湖)
∎ 松山湖IC创新高峰论坛:共推介89款芯片,量产率92%,企业上市率25%(国际电子商情)
∎ 十款国产创新IC打造聪明的车、智慧的路、车路协同(国际电子商情)
∎ 松山湖论坛热议中国自动驾驶,四大议题凸显产业商机(国际电子商情)
【电子创新网 张国斌】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是业内推广中国芯最知名的平台,它旨在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新IC推广平台,每届会议重点推广8~10款代表中国先进IC设计水平、与年度热门应用需求紧密结合的IC新品,松山湖论坛已经成功举办11届,本届松山湖论坛聚焦智慧出行,发布10款代表本土目前汽车芯最高水平的产品,目前,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,全球汽车缺芯,近两年来,多家本土公司进入汽车领域,推出了具有领先水平的车规芯片,这些公司将成为本土汽车芯未来的希望和主力,通过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这个平台,这些汽车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,电子创新网2022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专题将全面为大家介绍本届论坛盛况,以图片、视频、文字的形式让大家全面了解中国芯在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,敬请关注! |
- 一、华山二号A1000系列:高算力自动驾驶计算芯片(黑芝麻智能)
- 二、龍鷹一号: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(芯擎科技)
- 三、NB2:面向智慧交通- RSU的RISC-V架构应用处理器(跃昉科技)
- 四、AC8025:打造高性能、高可靠性完整座舱解决方案(杰发科技)
- 五、YTM32B1ME:高端32位车规MCU(云途半导体)
- 六、TCAE11/31-QDA2:车规3D Touch芯片及解决方案(泰矽微电子)
- 七、MSTR003:高性能77G雷达芯片(迈矽科微电子)
- 八、SC10D9501:面向激光雷达的低功耗,高性能CMOS模数转换器(芯炽科技)
- 九、SNP805:首颗国产面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(琻捷电子)
- 十、INS5A8900 & INS5A8804:车规级超高精度RTC芯片系列(大普通信)